课程思政

TOP

《教育科研方法》教案设计思路-徐微
2019-09-26 08:22:45 来源: 作者: 【 】 浏览:
   

《教育科研方法》教案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

(一)落实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立德树人,发挥好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根据《湖北文理学院“协同育人337工程”实施方案》(校党文综〔201714号)文件要求和《关于开展优秀课程 “双大纲”、优秀教案评选工作的通知》(校办发教〔20183号)文件安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我校是应用型大学,课程教学目标应围绕学校的定位来设置。《教育科研方法》是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但又必须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与相应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在认知、能力、方法和态度、价值观上达到相应要求。

(二)体现学生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大学生已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大学课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设计教案时,不管是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科学设置每一章节内容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三)契合混合式学习模式

混合式学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式学习模式是采用面对面授课以及技术媒介教学相互衔接构建的学习环境,着重在于强调技术、场所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方面融合,通过面对面线下授课以及技术媒介的线上授课,有效组织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习效率。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学前分析

(一)课程定位

《教育科研方法》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本课程是为了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初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而开设的,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课程的作用是:主要在于引领学生专业成长,培养研究型教师。开设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幼儿游戏论》、《教育心理学》、《幼儿园课程论》等;其后续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实习等。基于该课程定位,教案设计各内容与环节都要突出其基础性、应用性。

(二)学前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选择既体现学科的发展历程与方向,又与学生专业紧密联系的教材。撰写教案前,先吃透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学科知识逻辑,又结合目前教育科研的实际,优选教学内容,思考如何让学生掌握这门学科。

2.学生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源有三种:高中生、中职生和专升本的学生。不同生源的学生,已具备的专业知识储备是不一样的,相比高中生,中职生和专升本的学生,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较欠缺,但他们已有过实习经历,这有助于学生结合自身经历选择更具有应用性的研究课题。在教案设计上,理论知识的教学侧重于让中职生和专升本的学生先理解并在运用中巩固,对于高中生,则重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3.教学条件分析

目前,《教育科研方法》已建成湖北文理学院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教学平台已有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主要有:各章节的授课视频、教学课件、教案、教学指导书、学生学习指导书、习题集、每个章节内容的相关研究成果等。这些重要的学习资源,既可以在课堂上利用,也可以在课下利用。

三、教案基本内容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适合学生。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在编制时,考虑了课程方案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每个章节的内容是在课程方案的基础上来选择教学内容,并在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生源特点的基础上,确立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具体、全面。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明确具体,只有这样才能依据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各环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有依据可循。笼统的目标、模糊不清的目标不利于教学过程的实施。因此,我的教学目标都很具体、明确。除此之外,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仅设置了认知目标,也设置了非认知目标,包括能力方法目标、育人目标。虽然《教育科研方法》是学科基础课,但它不能与实践脱节,要和学生的学年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的写作、将来工作中的教科研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教学内容中蕴含丰富的育人素材,教案目标设计中,还要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和与时俱进、关注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等非认知目标。

(二)教学方法、形式的设计

多样化。涉及基础概念、基本原理,比较抽象,单讲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教学方法和形式的设计上,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法、传统的板书外,还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形式,采用了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学生自学、讨论、练习、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方法,摒除“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端,以提高其生动性及学生主动性,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利于知识的传授与吸纳。如文献查阅课程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用其原有的查阅资料的手段和途径,去理解不同文献的分类和查阅文献的基本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自己查阅文献方法和途径的讨论、分析利弊而掌握科学查阅文献的途径和方法、要求。又如调查研究中,采用案例教学,以学生已经设计的问卷作为教学材料,结合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问卷设计的结构、原则,并培养学生自己设计问卷的能力。在教学中这些教学方法常常结合使用。

线上线下相结合。现有的该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课程资源内容丰富,因此,课堂上教学内容的设计侧重基本知识的讲解和相关实践活动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侧重讲解、案例讨论、互动式教学。线上,则主要运用已有课程资源,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课程资源,巩固已学知识;提出问题、参与讨论、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培养教育科研能力。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内容提纲的设计: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最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课程所有章节的内容,根据教育科研的过程来组织内容体系,每个章节的内容,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个逻辑来设计章节内容。

教师活动的设计:一节课中教师活动关系到能不能通过已有内容的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在该环节的设计上,主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应该达成的学习目标来设计,同时也考虑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活动按时间序列把每一节课划分为课的“开始环节--导入”、“中心环节--新知识的教学”和“结尾环节--巩固当堂知识、布置课堂任务强化、布置课后任务与要求”等。

学生活动的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侧重于学生能理解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听课、讨论、练习、提问、完成课后实践任务等环节的活动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生活动主要包括听课、讨论、练习、提问、完成课后实践任务等。

教学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对自己教学的反省、反思,是通过教学各环节的实施情况来客观评价教学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教学反思部分供教师在完成教学章节内容后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过程组织情况、学生重点掌握情况、难点解决情况、将来教学需改进、完善的地方进行梳理。

 

 

 

《教育科研方法》“双大纲”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代码:xk02106

课程适用专业(或专业方向):学前教育专业

课程总学分、总学时:2学分,36学时

一、课程定位

《教育科研方法》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本课程是为了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初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而开设的,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课程的作用是:引领学生专业成长,培养研究型教师。其前导课程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幼儿游戏论》、《教育心理学》、《幼儿园课程论》等;其后续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实习等。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教育科研方法》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设置该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教育理论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有关问题的能力,为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该课程的教学总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的研究方法,并能在他们完成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以及今后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应用;通过学习,了解和把握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信息,树立较强的研究意识和学术意识,养成勇于探索、求实创新、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掌握其性质、特点、地位和价值。

2、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解释方式。

3、掌握教育研究方案的基本构成和基本要求。

4、掌握教育文献的基本类型和查阅文献的基本方法。

5、掌握常用于教育研究的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的—般步骤和实施注意事项。

6、了解教育行动研究的概念、特点和实施步骤。

7、了解不同教育科学研究资料的整理方法。

8、掌握教育科研成果的基本结构与基本要求。

(二)能力目标

1、能结合实习见习、社会所需等进行合适选题。

2、能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课题论证。

3、能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观察研究能力。

4、初步具备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

5、能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研究。

6、能进行教育实验研究设计。

7、能对研究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8、能按照学术规范撰写研究成果。

(三)育人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形成较强的研究意识和学术意识,遵守教育研究道德

4、要求学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关心中国教育现状,培养学生敢于改变教育现状的勇气和社会责任感。

5、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激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质疑,不畏困难。

6、培养学生做事严谨,遵守相应规范。

7、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观点看待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学会与时俱进。

8、培养学生运用全面观、系统观解决问题。

9、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10、引导学生用普遍联系观看待事物、理解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三、章节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认识(4学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2)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概念、特征;

(3)从整体上把握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和方法体系。

2.能力目标:具有分析当前世界各国教育研究的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势的能力。

3.育人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精神、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形成较强的研究意识和学术意识。

(二)主要教学内容

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概念(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尤其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与困境、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和方法体系

课后学习:

1.去学校图书馆、院资料室查找与学前教育有关的研究成果并仔细阅读,了解目前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2.思考教研和科研的关系。

育人素材:

1、结合学生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今后职业要求以及课程的性质、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2“教育研究特征”包括科学性、创新性、客观性、伦理性等特征,其中可渗透科学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当前及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困境、发展的趋势”中培养国际视野,形成较强的研究意识和学术意识。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设计(8学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从整体上把握科研过程的全貌,对科研的操作步骤有一个初步的完整的印象和理解

(2)了解教育领域内选择课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结合实习见习、社会所需等进行合适选题。

(2)掌握确定变量和建立假设的技能,初步具备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

3.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尊重科学的精神。

(2)培养学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3)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立足现实,勇于探索。

(二)主要教学内容

研究课题的选择(选择课题的意义、来源、选题应具备的条件与原则、课题的类型、选择课题的思维策略、过程及方法);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变量的制定;研究方法的确定;研究假设的提出);研究方案的论证

课后学习:

1.自选一个学前教育或教育领域符合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的课题,尝试用规范、合适的方式正确表述;领会课题的来源、课题的分类。

2.自选一个学前教育研究课题,小组形式或个别形式简要进行课题论证,要求准确表述课题名称,指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述评、明晰研究的主要内容、列出参考文献等。

育人素材:

1“科研工作环环相扣,任何一个步骤都必须严谨、科学”“科研方案的设计有固有的研究程序与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尊重科学的精神

2“选题原则”中包括价值性原则,即选题时要结合我国教育实际,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课题才是有价值的课题,培养学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具有坚定的政治意识

3、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题和进行课题研究方案设计,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立足现实,勇于探索。

 

第三章 查阅文献(4学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教育文献的形式与意义;

(2)掌握查阅文献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2.能力目标:能对所获文献进行初步的加工和整理,学会初步撰写文献综述报告。

3.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效率观。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主要教学内容

文献的分类;查阅文献的意义;查阅文献的方法步骤;撰写文献综述报告

课后学习:

1.熟悉文献查阅的方法,上中国知网以不同检索条件查找教育或学前教育有关的学术论文。

2.查找一篇专门的文献综述,领会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尝试对以前自选课题进行文献综述。

育人素材:

1查阅文献的意义”,不仅有助于研究的创新,也有助于高效率完成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效率观。

2、“撰写文献综述”,需要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合理的部分,反思其不足,从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3、“撰写文献综述”,要求实事求是地、全面地选择已有文献,并且要求合理地评价已有文献,从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第四章 观察研究(3学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观察研究的含义、意义、特点及类型;

2)了解观察研究的程序,熟悉观察记录的方法;

3)了解观察中的干扰效应及其消除。

2. 能力目标:

(1)能用文字描述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2)能根据研究的需要初步设计观察记录表,并能初步应用;

3. 育人目标

(1)渗透科学认识论教育;

(2)培养学生系统、全面观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主要教学内容

观察研究的含义与特点;观察研究的类型;观察研究的操作(观察研究的设计、观察研究的记录);如何消除观察中的干扰效应

课后学习:

1.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并说明观察的目的、操作定义、观察的具体实施方式及记录方式等。

2.查找一篇观察研究报告,领会观察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育人素材:

1、“观察的价值”中渗透科学认识论教育;

2、“观察研究的应用与要求”中培养学生系统、全面观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作业“观察记录表的设计”,要求学生根据需要设计能搜集事实信息的表格,并提供操作定义、记录方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第五章 调查研究(5学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调查研究的含义、价值与特点;

2)理解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的含义、特点。

2. 能力目标:

(1)掌握问卷调查的一般实施步骤与要求,初步具备问卷调查的能力。

(2)掌握访谈调查一般实施步骤与要求,初步具备访谈调查的能力。

3. 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对立统一观点。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主要教学内容

调查研究的含义与特点;调查研究的类型;问卷调查的操作(问卷调查的含义和特点、问卷的结构、问卷的编制、问卷的发放、问卷的回收);访谈调查的操作(访谈提纲(或访谈计划)的设计、访谈调查的技巧)

课后学习:

1.就某个研究课题设计一份问卷调查表,要求明确问卷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对调查主题进行问题维度分解、根据不同纬度设计相关问题。

2.就某个研究课题设计一份访谈提纲,要求明确访谈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对调查主题进行问题维度分解、根据不同纬度设计相关问题。

育人素材:

1、“调查研究的价值”中渗透普遍联系观。

2“问卷的设计要求”中包括:问题要简短,答案要相互排斥和穷尽,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对立统一思想。

3、实施调查中,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力求获得反映被调查真实情况的信息,对调查得到的信息也要实事求是地进行整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第六章 测量研究(2学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测量研究的含义、特点、优缺点;

2)了解测量研究的主要类型;

3)掌握测验的性质与条件;

4)了解测量研究的一般程序。

2.能力目标

1)会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2)使用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3.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客观、科学的态度。

2)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教育研究道德。

(二)主要教学内容

测量的含义和要素;测量的类型;良好测验的特征;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测量工具(生理发展水平的测量工具、心理发展水平的测量工具)

课后学习:

自学学前教育领域常用的儿童智力量表,了解有哪些量表,知道其适用范围。

育人素材:

1、测验的性质与条件”中渗透客观、科学态度的教育。

2、“测验法的优缺点”中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3、“测验法的实施”中包括要严守秘密、不给被试贴标签等要求,关注培养学生良好教育研究道德。

第七章 实验研究(4学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实验研究的含义、价值与特点;

2)了解实验研究的主要类型;

3)了解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2.能力目标:

1)明确实验设计的主要内容,具有初步实验研究设计的能力。

2)能对已有的实验设计进行合理的评价。

3.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

2)培养学生关心中国教育现状、敢于改变教育现状的勇气;

3)引导学生用普遍联系观看待事物、理解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二)主要教学内容

实验研究的含义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类型;实验研究的操作(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总结、实验推广)

课后学习:

1.上中国知网查找一篇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成果,并分析其自变量及其操纵、因变量及其观察、记录或测量、无关变量及其控制,该实验从控制程度上是哪种实验类型,有何特点。

2.提供选题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初步具备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育人素材:

1、实验设计的要求中要考虑实验的效度,实验设计环节是教育实验研究的最关键一环,在教育实验中,需要实事求是地搜集实验过程中的数据,从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

2、教育实验研究的来源,源自教育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关心中国教育现状、敢于改变教育现状的勇气;

3、实验实施过程中需要如实记录和搜集因为自变量的变化导致的因变量的变化,引导学生用普遍联系观看待事物、理解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第八章 教育行动研究简介(2学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行动研究的含义与特点;

2)了解教育行动研究的操作程序。

2.能力目标:能从已有的行动研究案例中整理分析行动研究在学前教育科研中的具体操作。

3.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观点看待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学会与时俱进。

2)培养学生反思批判性思维和现实关怀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尊重科学。

(二)主要教学内容

行动研究的概念、特点;行动研究在学前教育科研中的具体操作;

课后学习:

质的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有何联系和区别

育人素材:

1、“教育行动研究历史”中涉及到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学生需要运用新的研究方法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教育行动研究的历史演进可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观点看待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学会与时俱进。

2、“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涉及研究者对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先进行计划,思考解决问题的措施,再采取行动去解决问题,该过程中要求不断反思措施的效果,以调整计划,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反思批判性思维和现实关怀精神。

3、“教育行动研究的操作”,有几种形式,不管哪种形式(教师之间进行研究、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教师和专家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等)都离不开研究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研究过程离不开搜集反映问题解决方案效果的信息,用以反思措施的有效性,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精神和尊重科学的精神。

 

第九章 教育科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2学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资料收集的意义;

(2)了解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整理不同资料的方法。

3.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全面观、系统观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神。

(3)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不畏困难。

(二)主要教学内容

资料收集的意义及收集研究资料应注意的问题;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定性资料的整理、分析、定量资料的整理分析)

课后学习:

尝试选择一个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主题,着手收集相关研究资料,最终确定论文题目,并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归类)。要求:1.研究主题仅限学前教育领域; 2.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论文题目。

育人素材:

1、“收集研究资料的意义与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全面、系统,从中培养学生运用全面观、系统观解决问题。

2、“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过程中,要求学生加工整理已有资料,科学合理分析,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神。

3、课后作业“搜集学前领域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分类”,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不畏困难。

 

第十章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2学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教育科研成果的基本类型;

(2)了解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步骤和方法。

2. 能力目标:

(1)学会按照教育研究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撰写符合学术规范的报告。

(2)学会按照论文的格式和要求撰写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

3. 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做事严谨,遵守相应规范。

(2)激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质疑。

(二)主要教学内容

研究结果表述的意义;研究成果的类型;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步骤和方法;教育科研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课后学习:

上交一篇学术论文 具体要求:1.选题:必须是学前教育领域内的选题;2.字数:5000字左右;3.格式:符合学术论文格式与规范。按照题目、署名、院系、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顺序撰写。参考文献不得少于8篇,且按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列出。论文题目与内容要一致,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文结构合理。

育人素材:

1、“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及要求”,涉及表述科研成果,既有共同要求,又不同科研成果有不同格式规范,从中培养学生做事严谨,遵守相应规范。

2、课后作业提交一篇学术论文,提出的相应要求,既培养学生遵守学术规范,也激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质疑,在整理加工基础上有创新。

推荐教材:张宝臣,李志军,《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版。

参考阅读书目:

1.杨晓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郭春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丁念金.《研究方法的新进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张燕/刑利娅,《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8.张宝臣,李志军,《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9.杨爱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陶保平,《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陶保平,《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四、学时分配与教学方式(讲授、实验、实践、讲座、自修等)

章节

总学时数

讲授

学时数

习题课、讨论课等学时数

教学方法

第一章 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认识

4

4

讲授、讨论、网络互动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设计

8

5

3

练习、讲评、情境模拟、网络互动

第三章 查阅文献

4

3

1

讲授、案例讨论、讲评、网络互动

第四章 观察研究

3

2

1

案例讨论、讲评、练习、网络互动

第五章 调查研究

5

3

2

讲授、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练习

第六章 测量研究

2

2

讲授、案例分析、网络互动

第七章 实验研究

4

4

讲授、练习、案例讨论、网络互动

第八章 教育行动研究简介

2

2

讲授、自学、讨论

第九章 教育科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2

2

讲授、自学、讨论

第十章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2

1

1

讲授、案例讨论、练习、网络互动

总计

36

28

8

五、课程考核与学业评价方案

教育科研方法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主动参加教育科学研究实践,并在教育科学研究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初步的选题、设计、实施的实际操作,提高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了解和把握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信息,把握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关注中国教育现状,及时发现教育问题,具有国际视野和现实关怀精神;树立较强的研究意识和学术意识,坚持教育研究的客观性、系统性、可靠性、创造性、科学性、人文性,养成勇于探索、求实创新、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为了检验学生的教育科研知识的掌握、教育科研能力形成和提高情况以及国际视野、现实关怀和科学精神等达成情况,本课程考核与学业评价方案如下。

(一)评价方法

在评价方法上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即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二)评价内容与方式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科研能力和学习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其中,平时成绩占50%(课堂考勤、讨论、网上学习资源访问和实践练习作业等);期末试卷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主要通过课堂考勤、讨论、网上学习资源访问和实践练习作业等学生学习参与方面的情况反映学生学习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养成情况,其中课堂考勤、讨论、网上学习资源访问和实践练习作业,分别占总成绩的5%5%10%30%育人目标的达成主要体现在过程性考核中,通过课堂讨论、考勤、网上学习资源访问、课后实践练习作业等来考核。期末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

 

撰写人:徐微

 

 

 

 

湖北文理学院《教育科研方法》课程教案

教师名称

徐 微

授课对象

学前教育1612

课程名称

教育科研方法

本节课学时/总学时

2/36

学习内容

第五章 调查法 第二节 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含义和特点

二、问卷的结构

三、问卷的编制

四、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起点:学生上次课已学习了调查法的涵义、特征、分类及运用调查法进行教育科研的一般步骤,已经了解问卷调查是调查的一种分类;不少学生曾有过被问卷调查的经历,但并不清楚问卷是怎么设计出来的;上次课结课时布置了预习任务,学生对本次课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

学生技能起点:虽然有学生曾经接受过问卷调查,但还不具备编制问卷的能力,尤其是根据研究目的来设计问卷的维度和编制具体问题的能力。

情感思维起点:由于学生已获知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是教育科研的常用调查手段,因此学生对获得设计问卷、访谈等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欲望;上次课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出预习中的问题,学生有解决学习疑惑的欲望。这些有助于本次课的学习。

德育知识起点:学生已是大三的学生,已经学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对对立统一的思想和实事求是有足够的认知,这对该次课的学习教学中渗透育人因素具有较好的奠基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问卷调查的含义、特点、适用范围;

2.掌握问卷调查的一般实施步骤;

3.掌握编制问卷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

初步能够根据研究目的编制适宜的调查问卷,具体包括:

1.能撰写完整的指导语;

2.能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问卷的主要维度;

3.能根据问卷的主要维度,编制问卷的问题题干与答案;

4.能根据问卷先易后难、同类组合等原则排列问卷问题,组成完整的问卷。

育人目标

1. 预习、练习编制问卷问题,养成严谨、认真的态度,运用对立统一思想,设计的封闭式问题的答案要相互排斥和穷尽

2. 实施调查中,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力求获得反映被调查真实情况的信息,对调查得到的信息也要实事求是地进行整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

问卷调查的适用范围;问卷的基本结构;编制问卷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编制问卷

教学设计总思路

本次课的教学设计总思路如下:

3.学生课堂小练习:为课题“家长对幼儿园满意度调查”确定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并对调查的问题进行分解。

(二)问卷问题的设计

1.先讲解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1)主题鲜明

(2)语义清楚 、语句简洁

(3)考虑对象特点

(4)价值中立

(5)避免社会认可效应

(6)结果便于统计处理

2.呈现问卷问题案例,让学生判断适合与否以及判断原因,学生先思考,教师再点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反馈。

(1)您的孩子是否经常有攻击性行为,而且从不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 A.是 B.否

(2)你是否反对在非学习日,包括周末与假日,不实行按时熄灯的规定? A.是 B.否

(3)幼儿园的兴趣班肯定比外面办的更专业,您是否准备让孩子参加? A.是 B.否

(4)您给孩子布置的家庭作业都一样吗?

A、都一样  B、基本相同 C、不一样

(5)您是否尊重老人? A.是B.否

3.返回案例,让学生感知并理解问卷问题和答案的形式:封闭式和开放式。并要求学生思考,不同问题和答案的形式,有什么优缺点。

4.讲解封闭式题目,其提供的选择答案要相互排斥和穷尽。再提供案例让学生思考,答案设置是否可行。

5.指出问题的内容要保证问题与研究课题的实质性联系;一份问卷回答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题目一般不超过70道;一般遵循同类组合、先易后难、先一般后特殊、先整体后细节、先封闭后开放等原则排列已设计好的问题,形成一个完整问卷。

(三)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小结问卷编制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用时:50分钟

1.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案例理解编制问卷的一般程序;

2.思考教师提供的问卷问题案例是否恰当;

3.直观感知不同问卷的问题和答案形式;

4.思考教师提供的问题答案设置是否合适;

5.梳理小结问卷编制的程序及注意事项。并做好本知识点的笔记。

1.讲解问卷编制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是学生能自己进行问卷编制的知识基础,因此,学生即使已经预习,但教师仍然讲解再强调;

2.提供了多个案例,要求学生思考、讨论,领会编制问卷的流程与基本要求;

3.小练习,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练习,养成严谨、认真的态度,运用对立统一思想,设计的封闭式问题的答案要相互排斥和穷尽。(育人点)

主体部分4

教学内容: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教师结合自身科研的经历,讲解发放的形式和回收注意事项,有效回收率一般不可低于70%。

用时:10分钟

学生聆听教师的讲解,并对发放和回收的注意事项进行重点记忆和理解。

发放的过程影响回收,所以此部分教师结合自身经历讲解在发放中会出现哪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在回收中会出现哪些问题,该怎么解决。

总结回顾

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次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 布置本次课课外活动任务和下次课课前的预习内容与要求。

课外活动任务:就某个研究课题(从给定的课题中选或自选课题)设计一份问卷调查表,要求明确问卷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对调查主题进行问题维度分解、根据不同纬度设计相关问题。(1)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问卷(2)大学生手机消费调查问卷 (3)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问卷 (4)城市贫困家庭婴幼儿教养现状调查问卷 (5)进城民工子女学前教育现状调查问卷(6)幼儿教师园本教研素质调查问卷(7)幼儿园骨干教师人格特征调查问卷(8)家长对幼儿园满意度调查(9)幼儿园安全教育状况调查(10)城市中班幼儿自理能力调查

下次课课前的预习内容与要求:预习访谈调查,要求明了访谈调查的含义、特点与操作要领。

用时:10分钟

1.学生与教师一起回顾本次课学习的内容;

2.记下本次课的课外学习任务以及下次课课前的预习任务。

1.帮助学生理清本次课的逻辑脉络巩固学习的主要内容;

2.要求学生完成课外任务,认真对待学习。(育人点)

本节内容最新研究进展

问卷调查法已经是教育科研中常用以及的方法之一,目前不论是本科学生,还是研究生,或是一线工作的教师,在研究中经常会使用该方法来收集第一手资料,而且在资料的整理上,已经开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学生可以查阅一下文献了解本次课学习内容的应用情况。

1. 陈利达,李素敏.问卷调查法在教育研究中应用的关键[J].浙江教育科学,2017(8).

2. 韩广俊.问卷调查法在定量与定性研究中的应用[J].才智,2015(4).

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课堂练习1.家长对幼儿园满意度调查”确定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并对调查的问题进行分解。

参考答案:

调查目的:了解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情况

调查对象:已入园的幼儿的家长

问题分解:从家长对幼儿园的收费、硬件环境、教师、饮食卫生、制度等方面来设计这些方面的满意度问题。

课堂练习2.判断以下问卷的问题适合与否以及判断原因。

(1)您的孩子是否经常有攻击性行为,而且从不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 A.是 B.否

(2)你是否反对在非学习日,包括周末与假日,不实行按时熄灯的规定? A.是 B.否

(3)幼儿园的兴趣班肯定比外面办的更专业,您是否准备让孩子参加? A.是 B.否

(4)您给孩子布置的家庭作业都一样吗?

A、都一样  B、基本相同 C、不一样

(5)您是否尊重老人? A.是B.否

参考答案:(1)不合适,一个问题题干出现了两个问题;

(2)不合适,题干表述不简洁,不明了,使用了多重否定,容易让人产生歧义;

(3)不合适。题干本身带有个人主观意愿,价值不中立;

(4)不合适,题干意思不明了,可能产生歧义;

(5)不合适,题干包含了反映社会认可效应的内容。

课堂练习3.判断以下问卷的问题适合与否以及判断原因。

(1)您所带的班级是(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2)您的文化程度是( )

A、初中以下 B、高中或中专 C、大专 D、本科及以上

(3)上课讲的正起劲儿时,出现一幼儿告状情况,您的第一反应是( )

A烦,不理他,装没听见 B、烦,让其闭嘴

C、停下课来听他讲 D、让幼儿自己解决

(4)你对幼儿告状的重视程度( )

A很重视 B、不太重视 C、不重视 D、无所谓

(5)您在幼儿对待幼儿告状行为中采取的最多的是哪些措施( )(可多选)

A、微笑 B、神态示意 C、消极评价 D、耐心倾听

(6)以下是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采取措施想要达到的目的( )

A、让幼儿认识到错误 B、进行正常教学

C、 鼓励幼儿揭发不良的行为 D、避免幼儿受到伤害

参考答案:

(1)合适,题干和答案意思清楚;

(2)不合适,答案选项没有穷尽所有可能的情况;

(3)不合适。答案相互包含,也没标明是否可多选

(4)不合适,答案C和D可能有包含关系,而且重视程度不是从一个标准设置的,比如从重视到不重视或不重视到重视;

(5)不合适,答案不是从一个标准分出来的,答案选项见相互包括,没有做到互相排斥,也没说明是否可多选;

(6)不合适,题干表述意思不够清晰,没说明是否可多选。

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本次课教学,学生已经掌握关于问卷调查的基本知识,尤其是能理解问卷调查的含义、特点、使用范围、问卷基本结构以及问卷编制与发放回收的基本知识点;在能力上,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任务,尝试对编制问卷的各程序进行实践,初步具备了编制问卷的基本能力,但在封闭式问题的答案选项设计和问卷问题与研究目的的一致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答案选项不排斥,没穷尽,问卷问题和研究目的没有多大关联等;育人目标方面达成度尚可,一直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学习态度比较认真,通过作业反馈等帮助学生领会问卷设计和问卷回收等都需严谨、实事求是。

2. 本次课可取之处。在教学设计中,重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着重通过练习、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问卷编制的能力,由于我自己已经带过多届毕业生做毕业论文,也多年做教科研,所以在案例的选取上,符合学生的需要,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3. 存在的问题及以后改进的措施。教师在教学上,语言和教学的内容上精炼还不够,留给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还可以更多;学生学习过程中,尚没参与过研究活动,所以在问卷调查的具体运用的学习中没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做支撑。以后我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督促学生多运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资料,精炼课堂教学内容,课堂上用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于实践,以后要多吸纳学生参与我的教科研活动。

 

 

 
上一篇《影视导演基础》课程教学、育人双大纲-李群 下一篇《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育人双大纲-孙艳玲

最新内容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